謇里小鎮展覽館:goa大象設計
城鎮歷史文化處于不斷演化之中,歷史建筑的保護與活化需要更俗立新,結合新時代精神、新業態,才能成為煥發活力、可持續的城鎮空間。南通市海門區的常樂鎮,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張謇(1853-1926)的故里。其故居所處的常樂老城,因中南文旅基于張謇文化開展的老街更新計劃得名“謇里小鎮”。goa大象設計承擔了整座小鎮的規劃和設計,其中謇里小鎮展覽館是項目核心區常樂老街的門戶所在。常樂老街成于乾隆年間,青石板路東西延伸300多米,小鎮展覽館場地位于老街東端起始點,北側毗鄰的常樂鎮供銷社是一座有著百年歷史的木構保護建筑。新展館如何與小體量的歷史保護建筑和諧共生?文旅功能如何融合當地文脈特征,在喚起文化歸屬感的同時也讓謇公“更改舊俗,樹立新風”的精神在今日延續?設計由此展開。
謇里小鎮展覽館依水而建,借鑒長江入海口北岸崇啟海地區(崇明、海門、啟東)特色民居原型“四汀宅溝”:崇啟海地區位于長江入海口,地勢低洼、積沙成陸,勞動人民從宅地周邊挖溝取土,筑高基地,形成環宅溝渠形態;宅溝常設于南側,若以四周環繞,則被稱為“四汀宅溝”。宅溝形態體現了傳統農耕文化的智慧:水源可供日常飲用、洗滌、灌溉、消防,又是一道“護宅河”,宅前以小橋為徑。時至今日,沙洲地貌已隨著現代化建設而變遷,但環宅水系和小橋,仍普遍延續在當地的鄉村民居的形態中,是當地風土的寶貴印記。
建筑師延續了“宅溝”形態的策略,保留場地原始水系,在建筑南、東兩側設計新橋,建立場地與對岸空間的聯系;在建筑周圍以綠植和水景營造汀洲特色風貌,遵循木構老建筑的尺度,延續當地的人文風土和空間肌理。展館整體為鋼結構,門廳和序廳內柱體消隱于幕墻的豎挺中,展廳內鋼柱與墻體結合巧妙,內部空間最終以無柱的形式呈現。建筑師在核心功能空間的交匯處置入窄院,將陽光、園景充分引入內部。玻璃與墻體虛實相間,使建筑內外交融,光影純凈而變化豐富。
屋面最高點達15m,建筑師嘗試以新的建筑語言回應歷史,將傳統的屋頂形式解構為四片單坡雙曲屋面。低矮的檐口回應老街既存建筑尺度,屋頂向中心匯聚,為展覽功能創造空間。化整為零的策略既巧妙地化解了大體量展館與小體量歷史保護建筑的矛盾,又形成了具有當代精神的標志性文化形象。屋面由中心向四周延伸,解構的屋頂分別對應不同的功能分區:門廳、序廳、展廳和服務,構成不對稱的風車狀微型聚落,在古典建筑對稱性構圖的基礎上增加現代建筑非對稱的均衡感與動態性特征。
建筑北側做雙層屋檐處理,分別呼應北側老供銷社商店木構建筑的兩層屋檐,與遺存的老建筑取得體量尺度上的協調。開闊的坡頂從東側向西側逐步抬升,展廳內純凈白色天花則呈階梯狀,順勢層層遞進,形成強烈的秩序感,結合序列性參觀流線,引導人們參觀展品。室內的展陳與空間形態完美配合,渾然一體,呈現藝術之美。
屋面的選材上,建筑師重點關注環境可持續表現。結合海門當地的氣候特征,選用了綠色環保的鈦鋅板。這種輕質的屋頂材料具有天然的抗腐蝕性,適應海門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石墨灰色搭接型曲面鈦鋅板金屬屋面與老街區域內傳統的灰瓦白墻形成呼應。隨著時間的推移,鈦鋅板逐漸形成的致密鈍化保護層,也會為建筑增添獨特的魅力。
屋面找形采用了雙曲面數形邏輯,便于有效地控制施工。在屋面中,橫向與縱向的梁皆為正圓弧,各自弧度、形狀完全相同。四片雙曲面屋頂采用三維建模設計,控制球面施工精確定位。為了塑造輕盈感,建筑師將屋面內部構造設計為“氣枕”狀空腔:整體造型中間厚邊緣薄,500mm厚的鋼梁結構隱藏在構造內部,檐口收薄。從各個角度看,屋檐都是一條纖細優雅的弧線。吊頂材料采用了天然木皮樹脂板,利用參數化軟件進行模塊劃分。曲線屋面強化了開放的空間邊界,輕盈優美。為了適應多功能場景,讓室內空間與室外場地景觀更好結合,展廳15m寬折疊門可以完全打開。
城鎮歷史文化處于不斷演化之中,在社會快速發展的當下,歷史建筑的保護與活化,需要接軌新業態,創造新話題,激發新活力,才能真正再度成為有溫度、可持續的城鎮空間。謇里小鎮老街更新及展覽館設計,是一次歷史保護語境下的積極探索,建筑師運用當代材料和設計手法,延續謇公“更改舊俗,樹立新風”的開創精神,為當地創造了一座新的文化交流中心,為南通海門的城鎮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分享文章,請標明來源: http://m.decoratornewyork.com/xuni/1231.html 免責聲明: 圖片內容來源網絡,本網站對作品圖片的版權未作證實,對作品的原創性、真實性不作保證,也不承擔由此產生的法律責任。如對作品版權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電話聯系:400-035-0358 進行刪除.